当前位置:正银小说>都市言情>穿到二十一世纪当农妇> 第17章 妈妈的缝纫机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7章 妈妈的缝纫机(1 / 2)

自打来到这个时代以后,小云每天都跟着爸爸妈妈到农田里干活。用妈妈的话说,农活是无穷无尽的。小云一边帮忙干点轻松的农活,一边悄悄地施展自己的异能,顺便提高自己精神力,时间竟也过得很快。眨眼就到了八月底。九月小云就要去上小学了。

这天下午,程玲告诉小云:“妈妈已经帮你报名读书了,今天给你做两套新衣服,精精神神地上学去。”

得益于九年义务教育,读小学只需交几十块书本费和杂费,学费免了。所以程玲只需给小云准备新衣服和一些文具就好,书包就用爸爸以前的工具包,一个草绿色的挎包。

程玲打开了房间的柜子,从里面拿了一块玫红细格子的确良布料出来。小云探头一看,柜子里面布料好多啊,至少有十来匹,各种花色的都有。程玲就挑了这块相对比较适合小云的。她先把布平展在柜子上,然后用软尺在小云身上比比划划,最后才用橙色的划粉在布上沿着尺子画线。

床头靠墙处摆着一架缝纫机,这是程玲的嫁妆。这个时代结婚,缝纫机、自行车和表是必需品。据程玲说这台缝纫机虽然是杂牌货,却花了她两百多元。陪嫁的还有一台凤凰牌自行车,也花了两百多元。表是没有的,因为家里孩子多,因为穷。程玲看着小伙伴们都戴着手表在村里晃悠,自己却从来没戴过表,心里不是没有遗憾的。

自行车是生活必需品,没有自行车的生活是无法维持生计的。缝纫机也是必需的,因为不会做裁缝的媳妇会被取笑。小云家里人的衣服都靠程玲在缝纫机上做的。村里有些家里经济比较好的,到市集上买成品衣。另外程玲的嫁妆里就还有好多匹布,一匹布能做好几件衣服了。丈夫的、她的、小云的衣服都是程玲细心缝制的,除了厨艺、农活,她的裁缝手艺非常好,村里人虽然不大跟她说话,却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女人。

程玲在布上画好线,开始剪布了,把布都剪下来之后,她在缝纫机上的针孔穿上线线,稍微整理了一下布块,就双手固定在布块两边,脚踏脚板,开始缝制衣服。

房间只有一个小窗口采光,即使是大中午,光线也非常差。小云真担心程玲的眼睛:“妈妈,你开着灯缝衣服嘛。会把眼睛弄坏的!”

“小孩子家家懂什么眼睛弄坏。不用,我看的清。别浪费电。”

小云不甘心:“隔离巷子对面的盲三婆不就是瞎的,做事都不方便。要不把缝纫机推到窗口边吧,做完衣服再推回去。”

程玲见她这么坚持,好笑地说:“行,都依你。”

她把缝纫机抬到窗口,果然明亮多了,女儿真懂事,程玲就继续做衣服。

除了做衣服的布,剪下来还有很多碎布片,程玲把这些碎步片都收拾起来,以后还有用上场的时候。

农村人穿的衣服,都是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的。孩子们比较调皮,衣服穿破了,就要用到这些布头来补了。小云亲眼看到村里不少孩子的衣服都带着补丁的。

程玲怕小云无聊,而且小云也挺懂事的,就给了她几块布片缝着玩。程玲先教小云穿好了针,示范了一下怎么穿针打结,就交给她学着缝布片。

先将一个长方形的布片对折,然后就成了正方形,再开始缝合。缝好两边后,把布袋翻个番,线脚都看不见了,然后抓一把沙子放到袋子里,再缝合最后一边。一个沙包就做好了。

小云缝的很慢,因为力度和方向没掌握好,还被针戳了手指两下子,十指连心,可疼死她了。小云眼泪汪汪地想着:我为什么要缝这玩意?就想扔掉手上的活儿出去玩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